种植蓝田白皮松具有双重效益: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。然而,蓝田白皮松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我们的精心护理,一旦遭遇病虫害且得不到及时防治,损失将不可估量,严重者将直接导致白皮松的死亡。下面是陕西白皮松的小编将常见的9种白皮松病虫害进行总结归类,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一、白皮松落叶病
该病多产生于当年生的针叶上,常与赤枯病、落针病等针叶病害混生,症状易混淆。该病菌的侵染性强。可加速松树生理黄化病的成长,导致树木发展停滞,新梢和针叶日趋短小,最后逐渐
死亡。5月初,针叶中上部呈现少量黄色小点,6月中下旬,黄点酿成橙黄色病斑,病斑向下蔓延当年秋天,感病部位变为红褐色,感病与健康部门交界处为黑褐色。翌年3月,病斑下部开始
由红褐色变为灰褐色。3月底,病斑上呈现灰白色小点,即为初形成的病菌子实体。从此,小点成长成为纵向的梭形、黑色、稍有光泽的、突起的粒状子实体,大都子实体四周呈灰白色。4月
针叶开始脱落。7月基本落光。
松赤落叶病一般侵害树势衰弱、抵挡力弱的幼龄松树。凡因土层过浅、透气不良、瘠薄、于旱、打点不善、人为破坏严重、受其他病虫害危害、致使发展不良、树势衰弱的树木较易感病。
防治措施:清除枯死及重病株,加强树木打点,增强树势。药物防治用100倍至150倍波尔多液喷雾或65%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。
二、白皮松煤污病
该病为害叶片,有时也为害枝干,受害部位开始呈现蜜汁黏滴,渐呈现疏松状小斑,而后连成片,形成较坚硬的黑色霉层,不易脱落。该病由多种煤污菌侵染所致,这些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
、介壳虫等排泄的粪便和分泌物上,因此白皮松产生上述虫害时,便为煤污菌提供了营养,是发病的直接原因。别的,荫蔽、湿度大、通风不良、透光条差均易使之产生。
防治措施:最好的法子就是防治蚜虫、介壳虫、粉虱等害虫。适当修剪,以利于通风、透光。增强树势,减少发病。发病严重时,可喷洒0。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。
三、白皮松红脂巨细蠹
红脂巨细蠹属鞘翅目小蠹科巨细蠹属。寄主以油松、白皮松、华山松、樟子松等为主。主要危害胸径在10厘米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的伐桩、伐倒木,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,以
成虫或幼虫取食韧皮部、形成层。成虫危害时先向上蛀食一段短坑道后,即转为向下蛀食,直达主根和主侧根。
在该虫蛀食的坑道内布满红褐色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合物,这些混合物随松脂从侵入孔溢出,形成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或犯科则凝脂块。凝脂块巨细不等,颜色随着时间推移由深变浅,直
至变为灰白色。当虫口密度较大、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。
防治措施:移植白皮松大苗应选无红脂巨细蠹产生的林分。在林内发明有零星白皮松树木受害时,可接纳磷化铝立木熏蒸法防治。如危害株数多、症状较轻,可使用植物性引诱剂诱杀防治。
四、白皮松纵坑切梢小蠹
该虫属鞘翅目小蠹科。纵坑切梢小蠹隐蔽性强,危害性大,属次期性害虫的先锋种类,一年中大部门时间在树干和新梢内隐蔽生活,造成树势衰弱,新梢大量死亡,树冠扩张受限,难以培育
树形。虫口密度大时,可造成松树死亡。
防治措施:防治纵坑切梢小蠢要及时剪除被害枝梢、死梢。当越冬成虫及新羽化成虫进行增补营养造成枝梢枯萎时,应及时剪除并烧毁。成虫侵入新梢之前,用80%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
50%磷胺乳油1000倍液至1500倍液喷洒树冠。保持圃地良好卫生条件,及时伐除濒死木并烧毁。
五、白皮松松大蚜
该虫属同翅目蚜科。寄主以松类等为主。主要危害针叶、嫩梢、幼树或树干。虫口密度大时,重者整树枯死,或侧枝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;轻者松树针叶枯黄、干尖,严重失绿,不长新梢;再
轻者松树针叶颜色变革不大,但新梢发展不及正常的50%。出格是嫩枝密集虫体,大量分泌蜜汁并顺枝下流,诱发煤污病的产生,长势衰弱。
防治措施:蚜虫的防治可接纳食蚜虻、瓢虫等天敌来控制。化学要领为在4月中旬用10%蚍虫啉1000倍液至1500倍液喷洒。
六、白皮松微红梢斑螟
该虫属鳞翅目螟蛾科。为害特征为钻蛀松树的中央主梢及侧梢,使松梢枯死,中央主梢枯死后,侧梢丛生,树冠成扫帚状,严重影响树木的发展,有时侧梢能取代主梢向上发展,但树干弯曲
、分叉。除为害松梢外,幼虫也可蛀食球果。
该虫每年产生两代,但生活史不整齐,以幼虫在被害梢的蛀道内或在枝条基部的伤口内越冬。次年3月底至4月初,越冬幼虫开始活动,在被害梢内,继续向下蛀食,一部门越冬幼虫要转移为
害新梢。5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,在被害梢内作蛹室化蛹,经过两周于5月下旬开始羽化。成虫白日静伏,夜晚活动,产卵在嫩梢针叶或叶鞘基部,也可散产在当年被害梢的枯黄针叶凹槽处、
被害球果以及树皮伤口上。卵期约一周。初龄幼虫寻找新梢为害,先啃咬梢皮,形成一个指头巨细的疤痕,被啃咬处有松脂凝结,以后逐渐蛀入髓心,蛀口圆形,有大量蛀屑及粪便堆集。成
虫第二次呈现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下旬,11月份以幼虫、蛹越冬。
防治措施:冬季剪除被害梢,集中烧毁,消灭越冬幼虫和蛹。在成虫产卵期,喷洒50%菊杀乳油1000倍至l500倍液或2000倍林得宝可湿性粉剂,每10天一次。对付卵,可释放赤眼蜂进行防
除。
七、白皮松松落针病
该病的病原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、星裂盘菌目散斑壳菌。病菌大都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叶上越冬,有的在树上针叶越冬,翌年三四月间形成子囊果发育成熟。四五月间发生子囊孢子。
遇雨或湿润条件,子囊果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。它可以借气流流传,从气孔侵入,潜育期1到2月以上。一般侵染2年生针叶,后期可侵染当年生针叶,白皮松种植信息网技术支持,差异
龄期的白皮松均可受害,造成针叶枯黄早落,严重时树木濒于死亡。
防治措施:防治松落针病要加强圃地水肥打点,增强树势,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,伐除衰弱木、濒死木。在春夏子囊孢子散发高峰期之前喷洒1:1:100的波尔多液,50%退菌特500倍液至800
倍液,70%敌克松500倍液至800倍液,65%代森锌500倍液,45%代森铵200倍至300倍液。郁闭幼林或重病成林可施放621烟剂、百菌清烟剂。
八、白皮松松针赤桔病
松针受害后,初为黄色斑,渐变褐色,最后呈灰色或暗灰色。病斑稍凹陷,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常有暗红色的环圈。病部散生黑色小点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,病斑可呈现于针叶的差异位置,
病斑以上部门往往枯死断落,以叶尖死为主。该病为害严重时,被害树木似火烧,提早落叶,严重影响发展和观赏,持续几年发病,造成植株死亡。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扩展蔓延,尤其高
温降雨后,又呈现高温干旱天气,是该病大产生的重要因素。新叶抽出到发展遏制,均可受病菌侵染,大量侵染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,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。
防治措施:加强林地打点,增强树势,提高树木抗病性,及时清除林下的杂草,增强林地的排水性,制止林地的湿渡过大。药物防治可用25%多菌灵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。
九、白皮松褐斑病
为害症状病叶上最初发生褪色小斑点,呈草黄色或淡黄色,多为圆形或近圆形,后为褐色,稍扩大汇成段斑,不久病斑处发生灰黑色小疱状物。大都病叶的病斑明显地分为3段,上段变褐枯
死,中段褐色病斑与绿化健康组织相间,下段仍为绿色。新生嫩叶染病针叶先端迅速变褐枯死,有时在枯死部门的下方,病害自树冠基部开始产生,逐渐向上部扩展。病重的松树,只有顶部
两三轮枝条的梢头生存部门绿叶,不久全株枯死。病菌在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,随雨水流传,在气候温和、湿度大时,易传染。3月染病,5月至6月为盛期,9月至10月产生第二次传染高峰。
防治措施:加强林间打点,及时清除病落叶;营造混交林;药物防治用25%多菌灵或75%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多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