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海寺始建于明英宗的1439年,名字取自佛法广深,大如海的含义,是由朝廷大臣,官家集团等共同修建的皇家寺院,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,至2007年基本恢复了寺院里的全部建筑,形成了现在的格局。
穿过天王殿就是寺院的主体大雄宝殿了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殿前与众不同的两棵高大挺拨的松树,和其它松树树皮的棕灰色不同,这两棵松树的树皮通体雪白,繁盛的枝桠纵深向上生长,与红色的大殿行程鲜明的对比,构成极富美感的一幅画,壮实的树干围度足有4~5米,这两棵白皮松已经有千年历史,堪称北京白皮松之王,更是活着的文物。
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法海寺白皮松的介绍
法海寺白皮松是指北京法海寺的两棵明代白皮松——白龙松。法海寺大雄宝殿前,有古白皮松2株,高30余米。东边白皮松胸围4.22米,西边白皮松胸围5.56米。这两棵古松是辽金时期龙泉寺的遗存,至今已有千年以上。这的古白皮松为北京现存最年长的白皮松之一,挺拔伟岸,虬枝霜干,人称“白袍将军”。
这种古树名木在北京实为罕见,也是珍贵的树种。两棵古松挺立于大雄宝殿前,守卫着旷世奇绝的壁画,看护着艺术殿堂并见证着法海寺的不凡。